您好,欢迎来到 i 北方网官方网站!
  • 登陆企业邮局
  •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站
####.##.##
i北方网官方账号
当前位置:首页>龙头企业

呼伦贝尔:以改革创新驱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5-02-28  浏览:47333  字体【 【关闭】
 
作者:张梁诚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深入贯彻“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开展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和“把文旅业打造成支柱产业”的部署要求,不断擦亮“呼伦贝尔大草原”金字招牌,以改革创新驱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提升文旅产业全域全季全业发展水平。
2024年,呼伦贝尔市共接待国内游客3442.63万人次,同比增长17.8%,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588.69亿元,同比增长19.1%,文旅产业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扩大消费、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呼伦贝尔市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创新思维重构旅游发展逻辑,将单一观光背景板转化为可深度开发的生态资本,通过业态创新实现生态价值的创造性转化。
冰雪游体验更“出圈”
“天天有活动,周周有亮点”这个冰雪季呼伦贝尔市文旅频频“出圈”,这里有滑雪体验,还有冰雪乐园,更有冰面赛车的速度与激情……
呼伦贝尔有长达7个月的冰雪期,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过去一年,当地以举办重大赛事为抓手,高水平承办了“十四冬”和第十一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启动仪式,成为全国首座一年内两次承办国家级冰雪体育活动的地级市,为激发冰雪旅游活力提供了重大机遇。在冰雪旅游季,先后开展了呼伦贝尔冰雪日、呼伦贝尔冬季英雄会等81项冰雪类赛事和文化旅游活动,推出了“极致雪原·多彩民俗”等6条冰雪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了冬捕冰钓、与驯鹿零距离打卡、雪原野骑等9大类26项创新产品,冬季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花费均增长20%以上,连续9年获评全国“冰雪旅游十佳城市”。
“下一步,我们将把发展冰雪旅游作为新的增长点,利用好冰上运动训练中心与‘十四冬’场馆和扎兰屯、牙克石两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基地以及全国唯一的城市越野滑雪赛道等资源,积极申办、举办国际国内重大冰雪赛事,开发具有北疆文化特征、冰雪文化特点和民俗文化特色的冰雪旅游产品,打造更多演艺、展览、娱乐等冰雪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形成全国冰雪旅游版图中的独特亮点。”呼伦贝尔市委副书记、市长及永乾说。
“空地一体”纵览草原风情
呼伦贝尔以广阔的大草原和辽阔的自然景观,连续多年成为全国“最受欢迎”自驾游城市和“自驾游”热门地区。
“我们自驾沿着G331边境公路出发,就是想感受一下呼伦贝尔不一样的景色,沿途风景很美,如同童话世界,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带着家人再次来到这里感受夏季草原的辽阔和壮美。”北京游客王先生说道。
近年来,呼伦贝尔充分挖掘毗邻东北三省、边临俄、蒙两国的区位优势,以“中国之路”“北疆天路”“融合之路”“万里茶道”“最美边境”等品牌为引领,串联不同地形地貌与生态景观区,打造大兴安岭国家旅游风景道、呼伦贝尔大草原国家旅游风景道及最美331边境风景道等在区内外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自驾游线路,整体提升旅游线路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呼伦贝尔自驾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这里先天的自然气候条件、净空空域、通航机场基础以及丰富的地形地貌还为呼伦贝尔发展低空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呼伦贝尔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关于发展低空经济的政策优势,不断培育壮大低空游产业,把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通航文旅产业发展优势,全面推动航空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擦亮呼伦贝尔航旅形象新名片。
“我们将深入落实自治区关于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建设好乌阿海满低空旅游集聚区,依托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等生态资源和北疆文化资源,设计低空旅游线路,开发低空旅游产品,建立低空飞行营地,积极开拓航空体育运动,打造集飞行体验、航空科普、休闲娱乐、美食住宿等于一体的综合型低空旅游度假区。”及永乾说。
跨境游揽客持续火热
走进博物馆感悟历史,亲手制作非遗手工艺品,拜访中国家庭包饺子、吃中餐……
这是“寻迹万里茶道 共享精彩冬运”第6期中俄青少年文化体育冰雪研学的体验活动,近千名俄罗斯“小套娃”成功打卡呼伦贝尔,感受中俄文化的交流互鉴与呼伦贝尔的活力激情。
研学中,俄罗斯的孩子们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北疆文化的魅力。
随着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的不断推进,中俄、中蒙跨境游热度持续攀升,呼伦贝尔推出的中俄蒙三国“寻迹万里茶道”跨境研学旅游等产品深受俄蒙游客喜爱,2024年,全市入境旅游53.2万人次,同比增长68.8%。
今年,呼伦贝尔将持续巩固提升边境旅游良好发展态势,针对毗邻的俄罗斯、蒙古国推出更多跨境研学游、康养游等特色旅游产品,优化升级外籍游客购票、支付等环节,提供外卡刷卡等便利化服务,努力将呼伦贝尔打造成为中俄蒙国际旅游新高地,让更多海外朋友领略到中国的文化魅力和美丽多姿的呼伦贝尔。
立足优势“盘活”乡村游康养游
去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82条“岁时节令 自在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其中,阿荣旗“谷雨春花 冰泥稻秧‘樱’你而来”线路入选。
该线路精选霍尔奇镇立新杜鹃岭风景区、立新十里杏花坡、全国纬度最高(北纬47°以北)霍尔奇甜樱园、内蒙古首家柞蚕文化体验中心、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东光村为景点,全面推介当地“开秧节”“走谷雨”等活动,以及特色美食和创意产品。线路发布后的首个“五一”假期,接待旅游人数达22万人次,同比增长175%;旅游收入4200万元,同比增长208%。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发展壮大乡村旅游是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呼伦贝尔将大力开发瓜果采摘、花卉种植观赏、民俗赛事体验、手工艺品制作和“包山羊”“奶桶烤肉”“布里亚特包子”等美食寻味,以及“木刻楞”“撮罗子”“蒙古包”等民宿营地体验游项目,通过发展农牧林区特色乡村游,助力生态保护修复、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
“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把大兴安岭森林护好,旅游业才有吸引力。”呼伦贝尔草原植被覆盖率在70%以上,大兴安岭北部森林覆盖率超过95%,空气PM2.5年均值低于20微克每立方米,负氧离子浓度高达每立方厘米3万~5万个。随着现代城市人群对亚健康调理、生态疗愈的需求激增,呼伦贝尔顺应市场需求,推出森林康养、避暑亲水、列车度假等旅游产品,得到全国各地广大游客朋友的青睐。今年,呼伦贝尔将进一步推进康养旅游发展,将蒙医药特色诊疗产品与服务引入旅游景区,搭建起涵盖旅游、休闲、度假、疗养等多元功能的康养旅居新业态,让游客不仅能体验到呼伦贝尔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颐养身心和健康疗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两者天然相连。”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呼伦贝尔市将依靠要素创新的动能,拓展多元融合的业态,让草原上的勒勒车装上数字的引擎,奋力书写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江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报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0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网址:www.ibeifang.com.cn 投稿邮箱:szj@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i 北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 暴恐音视频举报 电话:156-0471-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