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背景
2025年4月,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扎赉诺尔区经侦大队与平安财产保险内蒙古分公司通过“警保联动”机制,成功破获一起高端二手车故意碰撞骗取保险金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揭开了一个长期以“故意制造交通事故”骗取保险金的职业犯罪团伙的作案内幕。
案件侦破:从异常事故到数据溯源
案件线索源于平安保险内蒙古分公司理赔系统的预警。24年8月,一辆捷豹牌轿车在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偏僻无监控道路上发生“单方事故”,驾驶员称拨打电话分心,车辆以高速撞电线杆,致使车辆损坏严重不能正常行驶,驾驶员现场已向交警部门报案,并由交警部门将车辆拖至事故停车厂。保险公司发现,该起事故均存在蹊跷,事故现场缺乏刹车痕迹、电线杆的倾倒方向与行驶路线不符、驾驶员拒不配合对事故经过描述,以事故受到惊吓躲避询问,怀疑事故车辆摆放现场,平安保险立即启动反欺诈调查程序,并将线索同步至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扎赉诺尔区经侦大队。
警方介入后,通过调取事故路段监控、车辆行驶轨迹及维修记录,发现该捷豹车驾驶员从出城监控,到事故地点,时间吻合,驾驶员一人驾驶,车辆无损正常行驶,案件调查陷入僵局。随后平安产险内蒙古分公司通过向内蒙古自治区保险行业协会协助调取驾驶员及车辆相关保险同业出险记录扩大排查,发现驾驶员曾驾驶不同车辆出险,出险后车辆均前往同一修理厂修理,此外,事故现场绿衣男子同样在同业其他事故现场出现。线索同步警方后更加确认了这起事故的“不简单”,初步猜测该团伙利用二手车市场低价购入高档事故车,通过故意碰撞全损,骗取高额保险金。
犯罪手法:专业分工与“场景化”骗保
该团伙以车主赵某为核心,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骗保链条:
1. 车辆来源:低价收购二手捷豹车,高保额投保,虚增车辆实际价值;
2. 事故策划:选择偏远路段或监控盲区,通过故意加速撞击固定物制造“单方事故”;
3. 要求全损:历史无服务站维修记录,但出险后坚持要求服务站维修;
4. 跨区域作案:在呼伦贝尔多地流动作案,利用保险公司信息壁垒规避审查。
警保联动:大数据与协同作战
此案的成功侦破得益于公安与保险公司的深度协作:
数据共享:平安保险提供车辆历史理赔数据、定损影像资料,警方调取道路监控、银行流水、通话记录等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技术赋能:利用车辆RCM(约束系统控制模块)数据还原事故前车速、加速踏板、刹车状态、方向盘角度,证明驾驶员存在故意加速行为;
快速行动:警方突击逮捕驾驶员及其同伙抓捕归案,在铁证面前,赵某及驾驶员陶某对以故意撞毁车辆骗取保险金一事实供认不讳,并成功追缴骗保资金15万元。
社会影响与警示意义
该案是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破获的典型保险诈骗案件之一,揭露了车险领域“骗保职业化”的犯罪趋势。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扎赉诺尔区经侦大队表示,此类案件不仅造成保险公司巨额损失,更扰乱了道路交通安全秩序,甚至可能引发二次事故。案件的破获,不仅彰显了呼伦贝尔市公安部门在打击保险诈骗犯罪方面的决心和能力,也有效维护了保险公司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同时,这些案件也提醒广大投保人要诚信守法,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以免触犯法律红线。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