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阚玉山
在金融行业的广阔版图中,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呼伦贝尔中心支公司肩负着重要使命,为地区经济发展与民众生活保障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将“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置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个实践要求的首位,这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根本遵循。身为公司的一员,尤其是管理层,对这一理念有着深刻的感悟与切实的思考。
一、“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的内涵与表现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金融行业的立业之本。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金融领域,诚信意味着对客户的承诺坚决履行,无论是产品介绍、服务提供,还是理赔处理,都做到真实、准确、及时。不逾越底线,则是坚守法律、道德与职业操守的边界,不做任何损害客户利益、扰乱市场秩序、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 在公司日常运营中,诚实守信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在保险销售环节,销售人员如实告知客户保险产品的条款、保障范围、理赔条件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不夸大收益,不隐瞒细节,让客户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理性选择。曾经有一位销售人员在向客户推荐一款家庭财产保险时,详细介绍了保险责任范围,特别强调了地震、洪水等不可抗力因素为免赔内容,同时也告知客户某些特殊物品如古玩、字画等需要额外约定保障。客户最终根据自身需求购买了保险,后来在一次暴雨导致房屋进水受损的情况下,顺利获得了理赔,对公司的诚信服务赞不绝口。在理赔服务方面,公司始终秉持诚信原则,快速响应,公正处理。一旦接到客户报案,理赔人员迅速行动,展开调查核实工作。对于符合理赔条件的案件,及时赔付,绝不拖延;对于存疑案件,认真审核,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但也不会无端拒赔。近日呼伦贝尔迎来最强暴风雪天气,平安产险呼伦贝尔中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通理赔绿色通道优化服务流程,在低温环境中,理赔人员持续奋战在抢险一线,对受困车辆开展查勘定损工作。这种快速专业的应急响应机制,既体现了保险机构的社会责任担当,也展现了现代金融服务的温度与效率,为客户在极端天气下的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失信行为的严重危害
如果金融机构或从业人员背离“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的原则,将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危害。 从客户角度看,失信行为直接损害客户利益,让客户对金融行业失去信任。比如,若销售人员为了业绩未全面从客户角度出发引导客户购买不适合的保险产品,客户在真正需要保障时却无法获得应有的赔付。从行业角度而言,失信行为破坏金融市场秩序,增加交易成本,阻碍行业健康发展。金融行业以信用为基石,一旦出现失信现象,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将受到冲击,交易的达成变得困难重重。从社会层面来看,金融失信行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的稳定关乎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
三、如何落实“要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
(一)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培育诚信价值观
公司将诚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将“专业领先 诚信服务 创造价值 回馈社会”做为平安训导。我司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和教育,激发员工对诚信的思考和践行热情。同时对诚信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失信行为实行“零容忍”,严肃处理,形成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
(二)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
建立健全完善的诚信管理制度,从销售、承保、理赔等各个业务环节入手,制定明确的操作规范和流程,确保每一项业务都有章可循。加强对业务流程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内部审计和合规部门,定期对公司业务进行审计和合规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失信行为。同时,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积极配合监管检查,严格遵守监管要求,确保公司运营合法合规。例如,在销售环节,实行客户回访制度,对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进行核实,确保客户了解产品的真实情况;在理赔环节,建立理赔质量监督机制,对理赔案件的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保障理赔的公正、透明。
(三)提升员工素质,增强诚信意识和专业能力
加强员工队伍建设,通过招聘选拔、培训提升等方式,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在招聘过程中,注重考察应聘者的道德品质和诚信记录,选拔诚实守信、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加入公司。加强员工培训,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更注重诚信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公司规章制度,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自觉遵守诚信原则。同时,鼓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专业的服务,以专业赢得客户信任,以诚信维护客户关系。
四、如何做到“不逾越底线”
(一)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
组织员工深入学习金融法律法规,如《保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等,让员工了解法律的边界和要求,明确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定期进行法律讲座和培训,解答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让员工认识到遵守法律法规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保障公司稳健发展和个人职业前途的重要前提。
(二)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金融行业面临着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为了避免因风险失控而导致逾越底线的行为,公司必须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的研究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对公司业务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风险信号,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例如,在承保环节,加强对投保人及承保标的的风险评估,合理确定保险费率和承保条件,避免承保高风险业务。
(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各种诱惑
在金融行业,从业人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如金钱、利益、权力等。为了做到不逾越底线,员工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利益观,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公司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引导员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客户利益放在首位;加强员工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培养员工的自律意识和廉洁意识,让员工明白逾越底线的后果和危害。同时,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加强内部监督和制约,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是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呼伦贝尔中心支公司发展的生命线,是我们必须始终坚守的原则。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的要求,不断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完善制度管理,提升员工素质,切实做到诚信经营、合规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保险服务,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携手共进,以诚信为笔,描绘金融行业的美好未来;以底线为基,构筑公司发展的坚固堡垒。
责任编辑: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