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在建设银行锡林郭勒太仆寺旗支行营业大厅,居民王先生捧着刚刚完成鉴定的现金兑换凭证感激万分。其埋藏水缸底两年之久的2万元积蓄因严重霉变到多家金融机构后碰壁,最终在建行太仆寺旗支行专业“救治”下重获流通价值。
据王先生回忆,2023年春季他将积攒的2万元现金装入铁盒,密封后沉入家中储水陶缸底部。今年开春取用时发现,因缸体渗水导致纸币板结成块,部分已滋生黑色霉斑,票面图案出现纤维性脱落。多家银行因无法通过点钞机识别婉拒兑换请求。
霉变纸币会产生链式污染,必须隔离保存,这些粘连的纸币每张霉变程度不同,常规清分设备难以处理。更棘手的是,部分纸币水印区被霉菌覆盖,冠字号码出现氧化性断裂,人工辨识难度极大。
面对特殊残损币,支行为确保公正性,全程由双人交叉核验。经统计,197张纸币符合全额兑换标准,3张按半额折算,累计兑付金额19850元。
“我们建立了‘残损币兑换绿色通道’,对特殊群体实行优先响应。”支行行长表示,此次事件暴露出部分群众仍存在“土法存现”的安全隐患。居家存现应遵循“三不原则”:不使用密闭金属容器、不接触液体存放环境、不叠加重物压迫。对于暂时不流通的现金,可通过商业银行“定期存单+保险箱”组合方式实现安全保管。
这场持续半日的“霉币攻坚战”,不仅守护了群众的财产安全,更在草原牧区播下了金融知识普及的种子。当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金融服务相遇,那些穿梭在防伪识别仪前的蓝色身影,正用专业与温情构筑起草原的财富守护长城。(郝馨)
责任编辑: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