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丽娟 冯丽芳 薄涛
百年征途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20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奋进的中国迈上新的征程。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力营造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浓厚氛围,连日来,乌兰察布市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或吟诵,或歌唱,把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与深情融入其中;或竞赛、或演出,把党史学习教育以灵活生动的形式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每一首歌、每一个剧幕、每一次演出……都激发了广大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怀,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似火的七月,山城飞歌,乌兰察布市集宁红色战役纪念园广场似一片红色的海洋,由乌兰察布市文化馆组织开展的《建党百年赞歌大家唱》快闪录制正在进行,1000多名群众挥舞着小红旗,随着音乐欢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广场中央的模特队和舞蹈队穿插表演。蓝天白云下,歌声里流淌着真挚的情感、洋溢着人们幸福的生活。
快闪拍摄当天,来自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通州路韵之美健身队、龙湾社区健身队等十几支群众文化队伍也精彩亮相。
“一二,出旁腿,五六,下蹲倒头……”在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大拉子村党群服务中心,乌兰察布市文化馆的老师正在现场教授村民简单易学的广场舞。
进入四月以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群众性文化活动在乌兰察布市11个旗县市区相继展开,活动包括大合唱和广场舞,为了更好地组织引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乌兰察布市文化馆指派专业人员深入基层辅导培训,并充分发挥与各旗县市区文化馆的上下联动机制,为群众文化之花的全面盛开提供丰厚土壤。截至5月底,全市文化部门服务人次达40万人以上。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既增强了广大群众对祖国繁荣富强的幸福感和认同感,也为红色教育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6月9日下午,由乌兰察布市艺术剧院晋剧团移植排演的红色经典晋剧《半条棉被》在乌兰察布市集宁红色战役纪念园景区剧场上演,让广大党员和游客在体验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也经历了一次特别的红色文化洗礼。
“人民英雄需要缅怀,英烈故事需要讲好,民族精神需要传承,《半条棉被》在乌兰察布市集宁红色纪念园上演,让我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光辉历程,进一步体会到党和群众的鱼水深情,以及前进中国的磅礴伟力,希望以后有更多的红色经典剧充实到老百姓的群众文化舞台上。”既是参与者,又是观众的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战役红色纪念园管理处刘晋道出一名共产党员对于弘扬红色文化的渴望与期待。
据了解,为了营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浓厚氛围,结合当前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乌兰察布市艺术剧院全身心地投入到主题剧节目排演中。晋剧团利用四十多天的时间,排演了红色经典剧目《刘胡兰》《半条棉被》,5月份开展巡演,已完成“六进”演出20多场;歌舞团主题歌舞《东方红》《草原女民兵》《我是北疆护城河》等作品正在加紧排演中。
一块幕布,一个投影仪,一个个经典的红色影片被送到乡村,红色文化也悄然融进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
“快去村委会大院里看电影,今天放映的是《铁道游击队》,咱都好多年没看过了。”夏日傍晚的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白音察干镇四王柱村突然热闹了起来。搬上小板凳,邻里邻居聚在一起,大家一边看电影一边回味着过去。
一个个经典的红色故事,描绘了感人至深的画面,一次次深情吟诵,传递出对党和祖国的敬仰之情。
“参赛选手的每个节目都非常精彩、催人奋进,希望大家能从百年党史中感悟思想伟力,从百年奋斗中汲取前行力量,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举行的“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演讲吟诵比赛上,评委李明伟心潮澎湃地进行点评。
在乌兰察布大地,无论是乡镇还是城市,原本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在这个夏天又多了一抹鲜艳的红色。
集宁战役纪念馆迎来参观学习热潮
“在抗日战争中,伟大的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乌兰察布市集宁战役纪念馆,讲解员李萌正声情并茂地讲述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退休老党员秦志国胸前佩戴着党徽,听得入神,眼角闪烁着晶莹的泪光,老人抬头仰望,大厅顶部鲜红的党徽光芒四射,熠熠生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来乌兰察布市集宁战役纪念馆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有外地游客,有本地市民、有学生……参观者们看得仔细、听得认真。秦志国说:“我把孙子也带来参观,希望他了解更多地革命历史,进一步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秦志国希望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怀能代代传承。
今年以来,乌兰察布市集宁战役纪念馆依托在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研学等方面的巨大优势,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方面出发,策划“红色记忆 筑梦中华”系列活动,推出“红色记忆 礼赞百年”“送红色文化进基层”“英雄就在身边巡展”等7大板块,以参观、讲解、培训、研学等多种形式,让观众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励行。
“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把革命先烈这种忘我的革命精神融入到今后的工作中,融入为民服务中。”在革命烈士英名录前,乌兰察布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员王栋,用手轻轻抚摸着烈士的英名感慨良多。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营造浓厚氛围,乌兰察布市集宁战役纪念馆推出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亮丽北疆·集宁战役红色旅游线路”成为一大亮点,“六个一”党性教育培训项目备受各界的关注和青睐。穿一身红军装、吃一顿粗粮饭、住一日旧窑洞、走一次行军路、上一堂培训课、看一场红色演出,让广大党员干部回到了以前的岁月,看到了最初的影子,找到了优秀党员的样子。
“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新颖的培训模式,丰富的教学内容,吸引了大量单位组织党员来参观受训。一些外地游客对集宁厚重的红色文化很感兴趣,讲述发生在这片土地的革命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我的责任也是一份光荣。”讲解员李萌说。
乌兰牧骑惠民演出好戏连台
山城集宁赞歌起,载歌载舞庆祝建党100周年。近日,由乌兰察布市文化旅游体育局承办的“永远跟党走”——2021年乌兰牧骑成立日主题活动暨全自治区乌兰牧骑月活动启动仪式在乌兰察布市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拉开帷幕。
在高高飘扬的党旗下,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乌兰牧骑的演员们个个精神抖擞,轮番上阵,歌曲、舞蹈、二人台、器乐表演……,让在场观众大饱眼福,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乌兰牧骑立足工作实际,充分发挥优势,规划以“一个大型节目、六个小型节目”为主的原创文艺节目,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
在乌兰察布市艺术剧院的排练室里,乌兰察布市艺术剧院和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乌兰牧骑正在联合排演新编大型舞台剧《草原丝路·玉壶春瓶》,演员们反复练习和细抠每一个动作。这部剧是以元代集宁路遗址出土的釉里红玉壶春瓶为线索,全景式地展示了乌兰察布市集宁地区的悠久历史,展现出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守望相助的情感历程。该剧入选为202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乌兰牧骑队长成晓强介绍:“这部舞台剧创作历时四年,先后组织数次研讨和修改,排演中演职人员阵容达百余人,该剧共八场,时长约100分钟。目前,我们正在加班加点紧张排练,预计今年8月份登台演出。”
“除了这个大型节目外,近期,我们还创作了六个小型节目,其中红色题材作品的有音乐情景歌舞剧《星火哈伊尔》《乌兰额吉》。现实题材有反映‘五城联创’主题的二人台小戏《我爱我家》、马头琴长调器乐组合《草原神骏》、歌舞组合《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群舞《青山绿水·春雨》。以上6个节目成型编创、排演后,再加入新创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便能形成一台完整的文艺节目,便于文化惠民宣传演出。目前,这些创作节目也在有序排练进行中。”成晓强说。
据悉,今年上半年,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乌兰牧骑为民宣传及各类宣传演出共计110余场。官方抖音“集宁乌兰牧骑云剧场”,通过线上线下推出和展示乌兰牧骑节目及最新演出宣传信息100余部视频作品,点击量864189人次,各类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100余次。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