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初一
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以教促产、以产助教,构筑产教融合新生态,探索校企共同体迭代升级新路径,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助力毕业生充分就业与企业引才引智,为推动风电装备制造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生参观生产车间。
刘长达是锡林郭勒盟明阳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一名仓库主管,他从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力工程学院毕业后,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来到该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最终在企业实现就业。由于在校期间,刘长达已经预先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上岗后工作上手比较快,再加上他勤奋努力,表现突出,很快被提拔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我们学校跟锡林浩特市的三家企业有实习、实训、就业合作,最终有幸成为锡林郭勒盟明阳新能源有限公司中的一员。公司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及团队建设,各项福利待遇优于其他公司,良好的工作氛围也为我们每一位员工提供了理想的事业舞台。”刘长达说。
企业员工为学生教学。
据了解,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每年都会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组织约400名大一新生分批到企业开展校外教学和实训,并每年输送100多名毕业生到企业实习、就业。
今年,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与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共同成立了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清洁能源产业学院,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的人才培养途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为企业和学校培养既有良好职业素养又具备较强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校外实习、工学结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模式,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和实现双赢的战略举措。
锡林郭勒盟明阳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构建“校企共生”创新模式,加大“技术创新”服务力度,由锡林浩特市工信、农科等部门联合上海交大内蒙古研究院组成风电装备项目“对标诊断”服务队,通过技术指导、座谈交流等形式,对风机叶片回收利用项目的利好政策、技术核心成果、盈利模式等给予政策标准、技术研发多方面的指导,完善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机制,为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推动风电装备制造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截至目前,上海交大内蒙古研究院已实现与晨飞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家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兴富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建通达市政建设公司、云盛达科技企业产业园等多家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指导,为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风机叶片绿色回收利用、探索其规范回收以及可循环、高值化的再生利用途径等提供智力支持。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