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召寺,与呼和浩特城同样久远。
一句话就可以体现,先有大召寺,再有归化城。
这座跟城市历史一样悠久的寺庙,绝对是来了呼市要来看的寺庙。
召——
寺庙的意思
清朝时,呼和浩特被称作召城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以此来体现这里的召庙之多。
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悠久的
就是 大召——
历史上又有“银佛寺”、“大乘法轮召”、“甘珠尔庙”、“帝庙”等多种称谓。
清代崇德五年(1640年)重修后,定名为无量寺,沿用至今。
蒙语称“伊克召”,意为“大庙”。
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明代称弘慈寺。
现在看到的大召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重修的——
因为寺内供奉一座银佛,又称“银佛寺”。
此为三绝之一。
由3万两纯银铸成 尼泊尔工匠制作。
这尊银佛见证了藏传佛教进入蒙古地区的历史,也证明了呼和浩特市在中国北方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银佛的前面是盘绕飞龙的通天柱——
此为三绝之中的龙雕,两条造型生动的金色蟠龙,高约10米,形如两个大力金刚。
分别雕在两根通天柱上,由下上望,双龙对翔,张牙舞爪,盘旋而上。
400多年岁月沧桑,但龙颜不改,依然形神兼备,气势磅礴。
三绝之佛殿壁画,和大召寺的年龄一样,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
高17米的墙上通体都是壁画,甚是壮观。
壁画都是用纯天然的矿物颜料彩画出来的,其中,黄色是用金粉和牛黄混合而成,因为黄金反光太厉害,所以配上牛黄,既保持了它的稳定性,又增加了颜色的柔和美;红色是朱砂和珊瑚粉混合而成;绿色是用绿松石,蓝色用蓝松石、青金石等。
佛殿内的壁画一直都没有动过,也没有重新描画过。
其中以佛祖与外道六师辨经、斗法图最为精美,引人入胜。
“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到底何处是西天?
如来笑了:“我处便是西天!”
见过的大多数寺庙都在山林之中,而大召寺却是一个例外,位于呼和浩特的市中心。
所谓大隐即心隐,即修行的最高境界.小隐是一种出世,而大隐是心境的出世与身体行为的入世的统一。
可曾看到寺庙后现代化的高楼,可曾听到寺庙外喧嚣的叫卖声,未曾看到寺庙周围的茂林,未曾看到通往禅房的幽静古道。
这里是尘世,寺庙理应活在喧闹中……
此为见证——
风雨磨砺,岁月迁徙,青山远归,“碑墨”存记——
撰写者为孙卓章
内蒙古自治区清将军衙署博物院首任院长(1992—1996)
现为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