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i 北方网官方网站!
登陆企业邮局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
i北方网官方账号
首页
政法在线
公安在线
检察手记
法院前沿
司法论坛
深度
文化品鉴
诗
书
画
财经
银 行
保 险
华夏银行
光大银行
调查
克癌论坛
名医资讯
养 生
刘同庆专栏
汽车
龙头企业
人物
岁月
当前位置:
首页
>岁月
牧风——草原上的蒙古马
详情
文/图:王忠义 草原上的蒙古马是蒙古族牧人的最爱。在茫茫草原上,两个牧马人见面,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两个牧民相遇,说不过三句话,一定会自然而然地把话题扯到马的身上。总会眉飞色舞地互相炫耀自己的坐骑是如何的优秀,如何的与众不同,如何的攻城拔寨、过关斩将为主人争光! 第一次和马亲密接触是下乡到草原牧区那年。刚到大队十几天就让我参加了武装基干民兵,并配...
来源:原创
175259
分享
内岙题记
详情
作者:王树青 故居内岙,水头花园,秋风习习,环山拥翠。民居其间,如倚绿色大椅。妙哉,风景旑旎,怡心悦目。 山行之间,有牌坊高耸,其势逼人,予书其上,晓喻天下,曰:和平世界和谐中国和气内岙和睦家庭,富足天下富强国家富有人民富裕乡亲。楹联四对,心语绵绵,大地知心,上天可鉴。 新路蜿蜒,楼宇飞檐,大树如伞弥天,文化...
来源:原创
4264
分享
端午节的回忆
详情
文/赵艳 春天来了。可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复苏。 在学会清晰表达的时候,老师在仔细询问每一位同学的出身。我只记得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声音洪亮地说着,自己是贫农。我也不例外,即使我对这个词汇的理解,生僻怪异。但这个“名头”似乎对我们没有产生任何影响,我们照常需要上课,每天照样淘气,在老师威慑的目光下完成作业。有一天,大家集体逃课了,胆大的躲进学校...
来源:原创
58678
分享
回到故土
详情
文/赵艳 离开家乡久了,回家的热望就会高涨。 多年以后,重返故土时,亲近自然所迸发的那种快乐还是猝不及防。 我的故乡,没有鲁迅笔下《故乡》的萧索、怅然,也没有记忆中那个闰土、活灵活现的“圆规”杨二嫂。从前那生着美丽眸子、莺声燕语的姑娘们,已经变成丰腴腰身,剪着短发的老妇人,脸上棱角变得更为分明了;那些面色红润、手脚皴裂的...
来源:原创
62800
分享
记忆书简
详情
文/赵艳 人年龄大了,会有两样东西疯长,年轮和记忆。 人们所熟知的是树木的年轮。树木,一年一个年轮,百年后,十年一个年轮。数一数树墩上的条纹,便知道这棵树多大年龄了。爷爷的年轮镌刻在了脸上,细数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会翻阅到爷爷历尽沧桑、饱经忧患的岁月。 爷爷的年轮里记忆了百年乡村,那是我的家乡——察尔森,爷爷...
来源:原创
62912
分享
我的家乡——察尔森
详情
文/赵艳 察尔森是柞树丛生之地。“察尔森”以蒙古语命名,取意“柞树”。 记忆中,柞树的美是惊艳的,她极像五彩斑斓的画,渲染了我们的童年世界。春天,带着清凉的、涩涩的体香,翠绿的嫩芽小心翼翼地张开,仿若抖落了一冬的疲倦。夏季,茂密的叶子带着更浓的气息扑面而来,遮住了炎炎夏日,在柞树下面的巨大岩石上,可以休憩纳凉,最惊恐的便是担心窜出来一条蛇,或...
来源:原创
3869
分享
草原往事 留在草原的知青——陈丽霞
详情
文:马晓力 在内蒙古锡盟东乌旗,有一位女知青,她在嫁给一位普通牧民后,再也没有离开草原,她就是东乌旗唯一一位留在牧区没有返城的北京知青陈丽霞。 陈丽霞已俨然标准的蒙古牧民。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她永远是这样微笑着、劳作着。可以想象当年的她是一个很漂亮的小姑娘。 她选择了草原 插队时,陈丽霞是我...
来源:《红色边疆荒友家园》
7736
分享
我在秋天等你
详情
文/图:雪落汐湄大兴安岭农垦集团甘河农场菽乡文学社作品【如歌行板】秋夜静思作者/解仁祖我扛着善良行走在红尘路上一跛一拐一磕一绊未曾停息的脚步经历了昨日的风霜时光像一条河很长 很长风里雨里走过了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像一条条沟壑镶嵌在脸额上皱纹里写满感人的故事一幕一幕更迭着过往今夜真的很静静得能够听到心跳的回响连同母亲唤我儿时乳名的声声慈祥今夜却又突然如此喧嚣吵闹声中时断时续听到父...
来源:原创
50733
分享
在磨砺中成长担当
详情
一个人最重要的财富是他的经历,但即使相同的经历也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收获。“知青”这一概念,总是会给人以青春、激情和艰苦生活的深刻印象。习近平从刚插队时的迷茫到后来的自信,使我们思考,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青年时代,磨难能带来什么?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也讲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所以,逆境使人成熟,绝境使人奋起。七年艰苦知...
来源:史记中国
238085
分享
北平的中秋
详情
作者/老舍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摊与...
来源:史记中国
27043
分享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热搜新闻
AI时代,我们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主持召开的这个会议划...
王莉霞接受《中国日报》专访——内蒙古加快推动...
呼伦贝尔:文脉悠长 辉耀北疆
王莉霞赴兴安盟调研
呼和浩特推动文艺精品“走出去”
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举行2025年春季学期...
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王莉霞主持
全区金融系统工作会议召开 黄志强讲话
新华社权威访谈访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报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0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网址:www.ibeifang.com.cn 投稿邮箱:
szj@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i 北方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 暴恐音视频举报 电话:156-0471-1144
返回首页
QQ客服
联系我们